作为全国兵员第一大省的河南省,坚持“选送好入伍的,服务好在伍的,安置好退伍的”,为服务部队建设和加强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当征兵工作全面铺开的时候,我们在河南省又看到一幕幕令人欣喜的场面:
濮阳。所属5县一区的22个考点,预征对象文化测试正在紧张进行。
周口。体检站内,记者看到一摞摞体检表上竟没有一个人的名字,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检医生按号叫人。
许昌。征兵办公室举报记录簿上记满密密麻麻的电话记录和现场投诉内容,“备注”一栏里,有领导批示,有处理结果。
驻马店。民兵训练基地。经历了为时一周的培训后,这帮从未进过军营的新兵俨然有了兵的模样。
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,该省各地普遍叫响了“未来要打赢,今日送精兵”的口号。
尽力选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兵员。该省大部分地区作出规定,凡到艰苦地区服役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,享受同等义务兵双倍优待金。
尽力选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兵员。该省有一半以上地市出台了“特长兵”受“优惠”的政策: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青年入伍后,保留岗位、保留工资、照常晋级,退伍后可以在本系统挑选岗位。
尽力选送优秀基干民兵和预备役士兵。该省各地人武系统结合每年的民兵整组、训练,搞好调查,对预征优秀基干民兵和预备役士兵集中培训,建立预征档案,从中确定预征对象。
河南省统一在军属中开展了“学一技,创千元,奔小康”的活动,组织军属进行科技培训,发动科技能手、致富状元献技献艺,并协调地方从政策、资金上给予倾斜。保证每一户军烈属有项目、有活干、有收入。正阳县“红薯大王”叶启荣连续3年免费开办“科技优属推广站”,有400多户军属学到了致富本领。被河南省评为“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人物”的陈俊清,不但为军属无偿传技,还低价送猪种。军属席国强学到了他的技术后,3年创收10万余元,由原来吃“扶贫”的困难户,一跃成为闻名乡里的富裕户。
他们不光让战士“安心”,还特别注重让战士“放心”、“省心”。该省所有县(市、区)都成立了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”,成为广大官兵和军人家属的“保护神”。所有人武系统都设立了“军人军属法律服务站”。
“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。”从河两岸走出去的子弟兵们,你们经受了部队大熔炉的冶炼之后,都已成为建设祖国、保卫祖国的两用人才,父老乡亲欢迎你们归来……”。每年老兵退伍安置之际,周口地委、行署、军分区都要发出这样一封欢迎信。
这绝不是一句客套话,而是肺腑之言。他们的实际行动做了最好的注脚。去年,周口市45名立功的退伍战士被安排到银行、电力、税务等经济效益好的单位。这些退伍战士联名向党中央、国务院和总政写信,称赞周口地区安置政策好。
河南省各级领导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:安置好城镇兵,只是作了安置工作的一半文章,为广大农村籍退伍兵想长远,谋出路,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为此,在他们的倡导下各地建立了两用人才开发使用中心,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;对政治素质好,管理能力强的优秀退伍战士,选入到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岗位上;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退伍战士,用其所能,尽力安排到对口专业技术的岗位上。为让农村退伍兵在经济主战场上大显身手,许多地市专门立项,设立了两用人才开发基金,为立项开发的退伍战士提供低息贷款,搞好资金保障。调查表明,该省专武干部80%当过兵,76%的民兵连长是退伍战士,农村基层干部中有60%是退伍军人。多数战士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骨干和带动群众致富的能人。
河南省开展的“三好”活动所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,对整个中原大地的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这方爱国拥军的热土上,有更多的热血青年,正时刻准备着融入巍巍的钢铁兵城接受锤炼、锻造。